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/T 959-2011《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》上面有个相关解释,区间测速是检测机动车通过测速区间的平均速度的方法。
它对区间测速系统生成违法行为图片的要求也仅仅是需要包含:区间名称、距离、驶入时间、驶出时间、平均速度、限速值等等信息。
但实际上,如果说,你「呱」一下,限速100的地方你开了个120,还是有可能被区间测速摄像拍下来,扣分、罚款的。
在相对封闭行驶路段唯一确定的一段道路上面。布设2个或者多个固定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终端,就可以搞定了,对吧?
也就是说:在区间测速区域里面,很有可能是有不止一个监控点的,只要保证2个监控点之间只有一条路,不能绕开走,就可以了。
就好比;以前上学的时候,自习课,只要在上课的时间内,老师随时都是可以来抽查的,次数是不固定的,看老师心情的。
所以说,就算整个区域的平均行驶速度没有超限速,但其中某一段监控区域里面超速了,一样也会被拍下来的。
什么概念?就是它中间有可能有5个点,你第2个点到第3个点的时候超速,也有可能会被拍,它不是只拍第1个点到第5个点。
除此之外,《技术规范》里面也只是规定了区间测速系统最基本的一些功能,一些高级的测速系统功能就更强大了。
比如说:现在的手机,电话当然能打,短信能发,听歌、拍照、看视频、看电影、当相机用,什么东西、功能现在都有了,是吧?
深圳市某个科技公司,拿它的区间测速产品举个例子,监控终端设备除了高清摄像机之外,还带有什么?
也就是说,在区间测速区域里面,不光是平均速度不能超,在每一个监控点前面,也不能超速,不然也有可能会被拍下来。
区间测速区域里面还有可能存在其他的:躲在草丛里的6F测速、固定的测速监控点,有可能都是有的。
天津交警在2017年开展了一个“降速”专项治理行动,就曾经采取过“多管齐下”的办法:定点测速、移动测速、区间测速,全都一块来。
按照国家标准GB 15082-2008《汽车用车速表》的规定:实际车速是不能比仪表显示的更快的。
所以,一般情况下,你偶尔「嗯」一下,稍微快一点:“「哎呀」这个码表122了、123了。”有可能你线的,问题不会太大。
所以总得来讲,即使区间测速测的是平均车速,但是你在这个路段里面「哄」,限速120把它开成150,「咔嚓咔嚓」的照片还是有的。
而且,说说叫区间,它很有可能就是把原来那几个固定的测速点互相联了个网,再加了两个设备,原来的本事还是有的。
我这个公众号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,文字、音频、视频挑自己喜欢的版本就可以了,「备胎说车」等你来玩哦。